摘要:2022年12月9日,中國建筑金屬結構協會在南京組織召開了由中建科工集團有限公司、中建科工集團江蘇有限公司、南京工業大學共同完成的“鋼結構裝配式建筑新型鋁蜂窩復合墻板體系研發與應用”科技成果評價會。會議采取線上線下相結合的方式進行。
2022年12月9日,中國建筑金屬結構協會在南京組織召開了由中建科工集團有限公司、中建科工集團江蘇有限公司、南京工業大學共同完成的“鋼結構裝配式建筑新型鋁蜂窩復合墻板體系研發與應用”科技成果評價會。會議采取線上線下相結合的方式進行。
評價委員會嚴格按照中國建筑金屬結構協會建筑鋼結構行業科技成果評價管理辦法及程序進行。 科技成果評價會議南京會場 視頻會議合影 評價會邀請了河海大學教授、博導曹平周擔任主任委員;同濟大學教授、博導羅永峰擔任副主任委員;中國建筑金屬結構協會副秘書長、建筑鋼結構分會會長孫曉彥,東南大學教授、博導舒贛平,中國建筑標準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鋼結構所所長王喆擔任委員。會議由建筑鋼結構分會副會長周瑜主持。 科技成果評價會議上海會場 成果完成單位中建科工集團有限公司華東大區總工程師陳韜、南京工業大學教授齊玉軍、中建科工集團有限公司華東大區科技與設計管理部副經理張瑜、常明媛、中建科工集團江蘇有限公司總工程師董凱、技術部經理劉現榮、科研管理徐恩祥、科研員韓之棟、楊斌等課題組主要成員參加了會議。 評價會上,中建科工集團有限公司華東大區總工程師陳韜首先致辭,對本成果的背景及意義做了簡要介紹,中建科工集團江蘇有限公司徐恩祥代表課題組匯報了該研究關鍵技術、創新點、成果及推廣等方面內容。評價委員會專家聽取了完成單位的成果匯報,審閱了相關技術資料,經質詢和討論,該研究成果整體達到國際先進水平。 新型鋁蜂窩復合墻板 設計關鍵技術示意圖 該課題研究形成以下創新成果: 研發了一種新型鋁蜂窩輕鋼龍骨復合墻板體系,采用建筑和結構性能試驗、數值模擬等方法,驗證了新型墻板體系的建筑與結構性能。提出了復合墻體系列標準化單元模塊以及鋁蜂窩輕鋼龍骨復合墻板體系設計方法,實現了結構與墻體一體化設計。 研發了新型復合墻板及組件間的連接構造和“幾”字形復合材料止水鍵,解決了拼縫變形與防水問題。提出了復合墻板內嵌和外掛兩種連接構造,實現了新型墻板高效、高精度安裝。 提出了在墻板空腔內進行管線綜合排布及精準定位方法,實現了新型復合墻板工業化生產、墻體原位拼裝及外墻一體化整體安裝。 課題組已獲得授權實用新型專利2項,受理發明專利1項,發表研究論文3篇,形成企業工法和標準各1項。該研究成果已成功應用于宿遷市第一高級中學等工程中,取得了良好的社會和經濟效益。 宿遷市第一高級中學EPC總承包項目 近年來,伴隨著國家大力發展鋼結構政策的提出,鋼結構裝配式建筑得到了快速發展,發展鋼結構裝配式建筑既是綠色發展理念的要求,也是建筑工業化發展的必然趨勢。墻板作為鋼結構裝配式建筑重要的配套部品部件,與高質量綠色建筑發展息息相關,特別是在十四五新發展時期和“雙碳”背景下,使用新型、環保的墻體材料對綠色低碳、節能環保、可持續發展有著積極的作用。 中建科工集團江蘇有限公司總工董凱在最后表態發言中說,近年來,中建科工持續加快拓展裝配式建筑業務領域,聚焦以鋼結構為核心的裝配式建筑產品研發與推廣。“鋼結構裝配式建筑新型鋁蜂窩復合墻板體系研發與應用”是中建科工集團有限公司聯合相關院校歷經2年的研發成果,該成果中新型墻體與鋼結構的協同研究,響應了國家大力發展鋼結構裝配式建筑的政策理念;同時該新型鋁蜂窩復合墻板體系又是以國家綠色低碳為導向,將為我國實現節約土地、低碳環保、可持續發展,促進建筑工業化水平的提升,提高社會生產力水平做出積極的貢獻。 協會副秘書長、建筑鋼結構分會會長孫曉彥在最后總結講話中肯定了中建科工集團有限公司近些年在科技創新方面所作研發投入,以實際工程應用為導向,深入研究,這對推廣鋼結構裝配式建筑的發展起到積極的作用。協會一直非常重視科技方面的工作,在促進行業行業進步和科技成果總結等方面做了許多探索性工作,希望通過活動激勵企業科技研發投入,促進鋼結構行業的科技進步,協會也會繼續根據行業和企業需求提供更多的服務,共同推動我國建筑鋼結構行業科技事業高質量發展。 宿遷市第一高級中學效果圖